今天是很特別的一天,你很難跟你尊敬且關係密切的人聊聊自己的事情。
不論是一起工作的人,家人,常常在日常生活用語玩笑中就希哩呼嚕的帶過了。
是我們常覺得談談心裡的話太肉麻嗎?
還是越親密的人就越多煩惱無法分享呢?
但是往往最忠誠的意見都是出自你最常相處的人
從他們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對你的了解,對你的觀察,對你的關心
這些都是很讓人感到窩心的,而且很感動的。
也許是因為不常聽,所以在深層交流的時候特別動聽。
那是一股心裡的暖流,你會感到無比開心與舒坦。
但最深愛的人也可能是傷你最深的人。
是最深愛的人所以特別在意他的想法
當他不支持你的決定,也是讓你最難過的時候
即使你賣力爭取辯駁,他終究還是傷了你的心
因為他懂你,所以更能戳到你的痛點
一句"我不了解啦" 比 大辣辣的"我恨你" 還有殺傷力
你不知道是越愛所以越恨,還是愛太多超過你所能負荷的?
不論是關心是設想我都十分感謝與感動。
但我實在很難消滅我對動畫的喜愛,
即使很多事情我也很喜歡去做,也很願意嘗試去做。
但是每天在內心兩端的拔河,都想做但又都不能做的掙扎,
是很消磨心力的一件事。
無論如何,我都很清楚自己該怎麼做比較好。
只能為自己加油了!
附上今日最愛動畫兩篇: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BOX IN 紙箱作的家





BOX IN @ Factory Fresh , NYC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uniqlo 新招!未來的 t-shirt
未來的世界永遠都充滿著想像,我常常在想,像現在這些很酷的東西,像是 i-phone,是不是以後我孫子看到,是會把它當作骨董收藏起來。就像我外公他拿出他以前年輕時候買的收音機,實在很難想像在那個年代,這是最流行的東西。
uniqlo 對於未來也有一片想像,在未來,T-shirt 會是什麼樣子呢?
"Future T-shirt" 這個 project 是 uniqlo 為 T-shirt 注入未來的願景,他們覺得 T-shirt 在未來會是新的藝術媒介。uniqlo 因此邀請了數位藝術家,以 "modern Japan" 做為主題創作,將創作應用在 T-shirt 製成的 installation 上,展現日本的酷科技,藝術以及文化等。


"Future T-shirt" 除了在日本外,還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韓國,中國,新加坡等地的 uniqlo 分店展出。
T-shirt 的確從最 casual簡單的衣著,漸漸變成次文化的重要元素,近來也涉入許多現代藝術的展覽中。未來真如uniqlo所說,T-shirt會蛻變成藝術形式如此高尚的角色?我只知道我想要一件 Justice MV 裡的會動的 T-shirt!喔耶!
http://www.uniqlo.com/exhibit/
** 感謝 ray的酷搜分享
uniqlo 對於未來也有一片想像,在未來,T-shirt 會是什麼樣子呢?
"Future T-shirt" 這個 project 是 uniqlo 為 T-shirt 注入未來的願景,他們覺得 T-shirt 在未來會是新的藝術媒介。uniqlo 因此邀請了數位藝術家,以 "modern Japan" 做為主題創作,將創作應用在 T-shirt 製成的 installation 上,展現日本的酷科技,藝術以及文化等。


"Future T-shirt" 除了在日本外,還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韓國,中國,新加坡等地的 uniqlo 分店展出。

http://www.uniqlo.com/exhibit/
** 感謝 ray的酷搜分享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一個我認識的女生
艾瑞歐˙威廉斯是一個我認識的女生。
她沒什麼特別的,但我喜歡她。
她出生在倫敦,外婆是皇室貴族,母親是藝術家。她從小就生在優渥的環境裡。母親與父親分居,她被帶到遙遠的亞洲,整個村子只有他們家是寫ABC的,就這樣在一個不論天氣文化人種都與英國大大不同的熱帶國家待了七年。父母的復合,她又被帶去另一個熱帶的國家,這個地方不太一樣,離英國近了一些,是南非。這次不同,她的學校,她的鄰居也都是使用同樣的語言,炎熱但不悶熱,同學也大多是相同的膚色。她在這裡度過她的青少年時光,似乎一切都很安逸。
但她卻決定獨自一人離家去英國念大學。說也奇怪,她明明是拿英國護照的人,形容她離開南非這個似乎比較像是家的地方好像不太對,你要說她終於回到了家鄉也可以,"家"的定義本來就因人而異。英國這個她出生的地方,她代表的國家,一切都是這麼的不熟悉,不順心,她還是撐了過來,念完碩士,還遇到她生命中的最愛,結了婚,也拿到了博士學位,一切又再度回歸安逸。
她很難想像她自己是怎麼渡過前面這兩段密密麻麻的文字。
在一次偶然的研究計畫,對方邀請她到地球的另一端工作,她心想"好阿!"的同時,身後卻冒出一大堆可怕的決定:先生的工作怎麼辦?生病的媽媽怎麼辦?親朋好友的分離怎麼辦?在一連串的問號堆中,跳出一個驚嘆號!是一個大驚喜,她懷孕了!她當了媽媽,一個不同的生命角色,而且要一直扮演到闔上眼那一刻為止,還不夠多的問號現在又多了一個。即使這樣,她仍然充滿勇氣與信心面對自己,她跟先生帶著還沒滿一歲的兒子,還有生病的媽媽一起飛去地球另外一端,開始新的生活,這對她來說一點也不陌生,重新適應新的環境是她在人生中反覆做的事。也許許多人眷戀安逸,但她不是這樣的女生。在她的人生中,不只一次的短暫停留,也不只一次感到那份安全感,歸屬感,但她終究對人生充滿好奇,勇敢且大膽的踏出探險的那一步。
也許就是這樣,艾瑞歐˙威廉斯永遠充滿著迷人活力,回憶不完的經歷,以及無憾的人生,這一切都歸功於她的執著與勇氣,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她的原因。
她沒什麼特別的,但我喜歡她。
她出生在倫敦,外婆是皇室貴族,母親是藝術家。她從小就生在優渥的環境裡。母親與父親分居,她被帶到遙遠的亞洲,整個村子只有他們家是寫ABC的,就這樣在一個不論天氣文化人種都與英國大大不同的熱帶國家待了七年。父母的復合,她又被帶去另一個熱帶的國家,這個地方不太一樣,離英國近了一些,是南非。這次不同,她的學校,她的鄰居也都是使用同樣的語言,炎熱但不悶熱,同學也大多是相同的膚色。她在這裡度過她的青少年時光,似乎一切都很安逸。
但她卻決定獨自一人離家去英國念大學。說也奇怪,她明明是拿英國護照的人,形容她離開南非這個似乎比較像是家的地方好像不太對,你要說她終於回到了家鄉也可以,"家"的定義本來就因人而異。英國這個她出生的地方,她代表的國家,一切都是這麼的不熟悉,不順心,她還是撐了過來,念完碩士,還遇到她生命中的最愛,結了婚,也拿到了博士學位,一切又再度回歸安逸。
她很難想像她自己是怎麼渡過前面這兩段密密麻麻的文字。
在一次偶然的研究計畫,對方邀請她到地球的另一端工作,她心想"好阿!"的同時,身後卻冒出一大堆可怕的決定:先生的工作怎麼辦?生病的媽媽怎麼辦?親朋好友的分離怎麼辦?在一連串的問號堆中,跳出一個驚嘆號!是一個大驚喜,她懷孕了!她當了媽媽,一個不同的生命角色,而且要一直扮演到闔上眼那一刻為止,還不夠多的問號現在又多了一個。即使這樣,她仍然充滿勇氣與信心面對自己,她跟先生帶著還沒滿一歲的兒子,還有生病的媽媽一起飛去地球另外一端,開始新的生活,這對她來說一點也不陌生,重新適應新的環境是她在人生中反覆做的事。也許許多人眷戀安逸,但她不是這樣的女生。在她的人生中,不只一次的短暫停留,也不只一次感到那份安全感,歸屬感,但她終究對人生充滿好奇,勇敢且大膽的踏出探險的那一步。
也許就是這樣,艾瑞歐˙威廉斯永遠充滿著迷人活力,回憶不完的經歷,以及無憾的人生,這一切都歸功於她的執著與勇氣,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她的原因。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Treasured Trash
上禮拜很榮幸的邀請到 treasured trash的策展人,來 Space 17 為橘人演講 (我想知道詳情),為我們介紹永續設計的概念。我對於兩位日本設計師Hiromi Nishi & Fumiko Ikeda,以設計拯救地球的想法,大大的敬佩與感動。而這禮拜因橘子協辦高雄設計節,而有機會下高雄,去看看 live版本的 treasured trash!!

treasured trash 提出的概念大多以人們的生活型態居多,有別於大部分的展覽,treasured trash是用設計令人對於環保感興趣,更甚至開始參與。如其名"treasured trash",讓 trash 變成 treasure 這件事情,要怎麼發揮設計的力量呢?

塞滿垃圾的時候,會變成一隻可愛的小熊。
同時透明的材質,一眼就能看穿垃圾,能讓大家更重視"垃圾分類"。
"see you again"不是真的跟你說掰掰唷!
而是希望你回收之後,這些再生的原料會以不同的型態跟你再次見面!

拆建老舊的建築物,其實是造成城市垃圾的一大主因。
若能將老舊的空間重新整修,變成一個新的空間,也是做到回收再利用!
在東京的展覽中,邀請藝術家直接作畫,
觀眾可以剪下喜歡的部份,直接做成漂亮的環保杯帶回家。

英國藝術家利用潮汐沖上海灘的垃圾,製成直徑兩公尺的漂亮吊燈。
這是我最喜歡的作品!真的把 trash 變成 treasure了!
treasured trash 對我的啟發是,設計其實是可以很大的,不一定只是侷限於把東西弄得漂漂亮亮,而可能是讓大眾養成新的習慣,讓大眾喜歡做這樣的事情,更或是讓大眾更深入的了解以及行動,我想這都是設計成就的更大貢獻。
訂閱:
文章 (Atom)